來源: 中國政府網?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城市停車場建設,旨在彌補公共服務短板,促進擴內需惠民生。其間釋放出一系列諸如破解電動汽車充電難、停車難等問題的新舉措,將外界的目光重新鎖定當前炙手可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一直頭頂“政策推動下大踏步前進”光環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長期面臨的充電瓶頸問題或將由此得到長效解決。對于剛剛奪得“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名譽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而言,這無疑將成為推動其發展的又一項動力。對于新政將帶來哪些影響,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日前就此進行了相關采訪。
充電難 電動車主:“想說愛你不容易”
家住在北京市東城區西水井胡同的市民王先生,日前剛中得新能源汽車購買指標。然而,尚未購車的他卻為新車的充電問題頭痛起來。9月25日,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其所住小區是20世紀九十年代的老區,沒有地下停車位,地上停車也十分緊張,根本沒有可能安裝獨立的充電樁,對他而言,只能寄希望于周邊公共充電設施。
“當時決定購買電動車,一是看中了出門不限行,二是覺得省油。”王先生說,現實的窘境讓他一度產生了放棄購買的念頭,但后來事情還是有了轉機,“我愛人的單位安裝了供內部員工使用的充電樁,充值插卡充電,這才解決了買車沒法充電的問題。”
相比于老舊小區,李先生居住在北京市五環外一個擁有地下車庫的小區,且有獨立車位,他早在2014年10月份就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車主,“當時買電動車的人還很少,對于大家而言這還是新鮮事兒。”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其居住小區是首位電動車主,為此,配合物業、電力公司、汽車4S店跑了很久才得以順利安裝了固定充電樁,對于電動車,李先生最初的感受是,“想說愛你不容易”,但使用一年來的直觀感受還是值得肯定的,他說,首先不受尾號限行,方便了出行;其次就是確實節省成本,比起以前的汽油車年均成本減少約80%。
實際上,充電難正成為左右準新能源車主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最大障礙,在純電動汽車逐步解決續航里程短問題的同時,確保充電設施同步跟進正客觀成為決定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否大發展的關鍵因素。北京市某電動出租車充電站負責人趙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對于私家車主的電動汽車而言,解決充電問題只能靠其小區固定充電樁,畢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條件建設類似電動出租車公司這般規模的充電站。
趙強說,充電站占地較大,且用電負荷較大,比如北京城區內很難找到適合的地方建設,這也是為什么當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出租車主要布局郊區的原因之一。不難發現,客觀事實也為政策加碼布局小區充電樁埋下了伏筆。
新政“硬要求”明確布局充電樁
盡管推廣新能源汽車面臨諸多待解難題,但仍難改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事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截至今年8月份的新能源汽車產銷統計,漲勢依舊驚人。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18020輛,銷售108654輛,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7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4727輛和68316輛,同比分別增長2.9倍和3.4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3293輛和40338輛,同比增長2.1倍和2倍。
因此,綜合現存充電難問題以及電動汽車快增的事實,積極布局充電設施建設顯然應該成為政策的著力點。根據此次會議要求,未來新建住宅停車位建設或預留安裝充電設施的比例應達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車場不低于10%。可以預見的是,這將徹底解決電動汽車充電的增量需求,從而為市場的進一步增長和壯大提供前提。
住建部不久前發布的 《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也明確,停車場應按標準和要求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其中附錄所列的北京市標準就明確規定,居住類建筑應將18%的配建機動車停車位作為電動車停車位。對比之下,新政“100%”的比例更為嚴格,堪稱“硬要求”。
此外,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推廣,如何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亦是當務之急。根據要求,未來將放寬準入,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PPP等方式參與。企業和個人均可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原則上不對泊位數量做下限要求。鼓勵個人在自有停車庫(位)、各單位和居住區的既有停車泊位安裝充電設施。
與此同時,國家將加大財稅、金融、用地、價格等政策扶持,通過企業債券、專項基金等方式支持充電設施和停車場建設,制定相關收費辦法,放開社會投資新建停車場收費,允許充電服務企業向用戶收費。
在政策上,新政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個人及單位安裝充電樁在政策上得到允許,這將有助于打通前期存在的對接個人充電需求“無章可循”的尷尬,要知道,這部分需求注定將成為未來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力;二是放開社會資本參與停車場建設及收費,這將直接利好公共充電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充電樁建設應穩步推進
對于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必須盡快加以解決的充電樁問題,資深汽車分析師、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使用,解決充電問題至關重要。“但充電樁的安裝面臨著盈利模式尚待突破以及實際安裝過程中大量存在車輛無固定車位的難題。”賈新光說,雖然一些地方采取了諸如加快布局小型公共充電站的建設等措施,但還是難以徹底解決充電難題。
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頻遇難題,原本借“減少污染排放”之名的新能源汽車推廣也逐漸引來輿論反思。諸如加大純電動汽車普及勢必增加發電規模,從而將尾氣排放前置于發電污染等質疑聲更是不斷。
在賈新光看來,在現階段以火力發電為主的能源結構下,單純增加充電樁建設勢必會帶來發電規模的增加,同時污染也在所難免。因此,長遠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必須選擇新的能源應用途徑。
“分布式光伏發電和無線充電技術都可視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應用的方向。”賈新光說,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用戶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以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純電動汽車也可成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推廣的一部分,并可起到調峰作用,即每一部采用光伏能源的電動汽車隨時處于電網運行中,既可在電網運行高峰時向電網送電,也可在運行低谷時經由電網予以補充,使每一部電動汽車都成為“調峰器”,“如果未來純電動汽車規模能夠達到上百萬輛的規模,對能源格局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
另外,賈新光強調,在國外正在獲得大力發展的無線充電技術也可視為未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能源應用之一。賈新光舉例稱,無線充電技術同樣需要建立無線充電樁,只不過,相較于現有傳統充電樁的“一樁一車”,無線充電樁可以覆蓋幾輛甚至十幾輛車的電力傳輸,“這對于絕大多數無法保證一車一位的居民社區而言,無疑將更好地解決純電動車的充電問題。”
對于充電樁建設的問題,賈新光強調,政策利好肯定會帶動一部分投資需求,但必須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只有在各方面政策和技術達到成熟之時,市場自身才會自發地對其加以普及和推廣。